中新網內蒙古新聞9月14日電(記者 李愛平)呼和浩特海關所屬賽罕海關統計,今年1-8月,該關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措施,通過免稅、稅款擔保退還等方式,為關區企業減輕稅收負擔1.49億元。
財政部與海關總署聯合發布的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進口稅收政策,進一步明確了集成電路產業進口單位和免稅清單范圍,內蒙古中環領先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作為自治區首家半導體級多晶硅棒研發、生產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符合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的規定,可以享受免征關稅的待遇。呼和浩特海關積極指導企業規范申報,赴企業宣傳減免稅無紙化申報流程,提升業務辦理效率,累計為該企業免稅近200萬元。
內蒙古中鋰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鋰電池專用濕法隔膜生產線項目屬于國家鼓勵類產業項目,總投資達4.2億元,項目落地后預計每年生產濕法隔膜1.6億平方米,可填補自治區高端濕法電池隔膜生產的空白。
呼和浩特海關主動對接企業,“一企一策”制定專項服務方案,專人實時跟進項目進度,提前了解擬申請免稅設備、技術指標等事項,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稅收政策,支持項目順利落地。同時,呼和浩特海關開展上門服務,指導企業規范商品歸類、核對免稅商品清單等,支持企業引進關鍵技術設備,為企業節約稅收成本近1300萬元。
據統計,今年1-8月,該關已累計為鋰電池、高端新材料等7個國家鼓勵的內外資生產項目進口設備減免稅款近6000萬元,有效降低企業進口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完)